ChatGPT群聊来了,Slack和钉钉要哭了
ChatGPT群聊很不起眼,但可能给OpenAI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。社交、协作场景一直是AI空白。之前Sora迈出第一步。现在ChatGPT群聊也来了。这俩是我最看好的OpenAI的产品和功能。
Key Takeaway
群聊本质差异:Slack/钉钉是“旧协同软件硬塞AI”,ChatGPT群聊是“最强AI原生长出协同”,维度碾压。
低门槛裂变:链接即加入,无需App/企业账号,免费用户可用;OpenAI故意从C端低门槛引爆,终捅破B端窗户纸。
核心进化:主动模式考验AI“社交直觉/读空气”,从工具变真助手;已支持联网/文件/图片,后续Deep Research/Canvas/Sora全接入;费用谁调用谁付。未来人机共生工作流,Slack/钉钉钉护城河消失,除非Gemini/Claude跟进,否则协作赛道ChatGPT无敌。
ChatGPT上线了一个可能会让Slack和钉钉这些协同软件睡不着的功能:群聊。
很多创业者可能会觉得这不值一提:不就是往群里塞了个聊天机器人吗?这有什么啊?
你可以记住我这个观点,以后要是证明不对,欢迎来打脸:
Slack和钉钉是“往协同软件里硬塞AI”。
而ChatGPT群聊是“在AI里长出了协同”。
目前这个功能还处于试点阶段,只向包括日本、韩国在内的四个地区开放。不过我发现,只要把网络切换到那个地区,刷新一下页面就有了。
你看,页面右上角多了一个新建群聊的按钮——原本这里只有一个新建临时对话的按钮。点击之后,会生成一个链接。把链接给到想邀请的人就可以。
这个是我喜欢的第一个点:不需要下载App,不需要注册复杂的企业账号,通过链接就可以加入。而且,即使是免费版的ChatGPT用户也可以加入群聊!
我开始还纳闷,按照OpenAI那么小气的性格,怎么可能把新功能也开放给免费用户。后来突然想到,他们就是想通过极低的门槛,从C端开始裂变,最后捅破B端的窗户纸。
群建好之后,作为群主,你可以拉人,可以更改群的名字。最重要的是,你可以进行自定义设置。比如,写一大段提示词,告诉GPT,这个群的背景是什么、目标是什么,以及你可以选择AI的回复方式——这个是最关键的地方。
你想嘛,既然是群聊,那么,AI机器人该怎么参与互动呢。OpenAI给了两种选择:
第一种是只有被@的时候,GPT才会回复。其它时候都安安静静呆着。比如群里任何人都可以@ChatGPT提问。我管它叫“潜水模式”。
第二种是允许它自动回复。这个时候,GPT会根据情况,自己选择什么时候插嘴,不需要你特意去@它。我管它叫“主动模式”。
“潜水模式”谁都可以做,没什么难的。而“主动模式”就非常考验AI的能力了。
它不再是之前那种一对一的聊天,而是变成了群聊。所以,它必须要有“社交直觉”,必须要能“读懂空气”。
它要会“听”,会“理解”,会“主动参与”。它不再是一个群里的工具,而是真正的助手——这个才是最核心、最关键的进化。
在此基础上,OpenAI把联网搜索、上传文件和照片、生成图片三个功能加进群聊。之后肯定会把Deep Research、Canvas、Sora等功能也加进来。
至于群聊的细节问题,OpenAI也都想到了。比如,在群里调用GPT的费用谁出?OpenAI的解法很简单:谁调用,就算谁的。或者更直白一点说就是:GPT对谁说话,就算谁的。
所以你看,Slack、Teams、钉钉,它们是在旧的聊天软件上,拼命往里塞AI功能。 而ChatGPT群聊,是在最强的原生AI模型上,长出了聊天功能。这是一整个维度的差异。
你可以跟家人、朋友在群里讨论假期去哪儿玩,GPT会帮着规划路线;也可以跟同事讨论工作,GPT会帮着分析文档、深度搜索;还可以用Sora生成搞笑视频,跟小伙伴一起玩梗。
当C端用户都习惯了这种体验之后,B端所谓的护城河也就消失了。
除非Gemini和Claude也出群聊功能,否则长期来看,协作这条赛道,没人打得过ChatGPT。因为这会演变成全新的“人机共生”工作流。
OK,以上就是本期内容。想了解AI,想成为超级个体,想找到志同道合的人,就来我们newtype社群。那咱们下期见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