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是泡沫吗
成本锚 + 效用锚
关于AI是不是泡沫,市场现在分为两派,互骂傻逼。
这其实是一道送分题。用逻辑和基本的事实就够了。
一个资产是否是泡沫,关键看两点:
它有没有锚?
它的价格是否合理地反映了这个锚的价值?
没有锚的资产,比如17世纪的郁金香,其价格纯粹由投机情绪驱动,就是典型的泡沫。
而有锚的资产,如果价格被炒作到远超其锚点能支撑的范围,那么泡沫的部分就是价格与锚点价值之间的巨大鸿沟。
AI有锚吗?
当然有,而且有两个。
一个是成本锚。
训练和运行一个前沿AI模型的成本是天文数字,这包括:
硬件成本。来自英伟达、价格不菲的GPU。而且你还得提前两年下单。
能源成本。驱动这些芯片和数据中心所需的巨量电力。为了喂饱AI这个巨兽,美国电网都得大升级,否则迟早扛不住。
人才成本。顶尖AI研究员和工程师的薪酬。这些天才不是一两个,而是一群——AI研发拼的是“天才密度”。
这个硬成本为AI的底层价值提供了一个坚实的“地板价”。
说它坚实是因为,能源是终极的、诚实的成本。
根据热力学定律,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毁灭,只能被转化。将电能转化为计算结果——比如LLM的权重参数,或者BTC的哈希值,这个过程是真实、可衡量且有成本的。
这种基于物理定律的“诚实性”,让它坚实无比、坚硬无比。
至少比法币硬。
另外,这个成本锚也确保了AI的供给不是无限的,它有极高的准入门槛和真实的物理世界投入。
你看法币,有纸和墨,就可以无限印。
但是,你能凭空印一个GPT-4出来吗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