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xtGenerator

两款AI插件,让Obsidian更强大

Key Takeaway

  • Obsidian是搭建个人笔记系统的理想工具,结合AI插件可实现“第二大脑”功能。
  • Text Generator插件能将Obsidian变为内置ChatGPT,支持总结、头脑风暴、拟大纲、生成标签等,且模板可自定义。
  • Copilot插件提供自由问答、基于笔记交互和知识库查询功能,支持多种大模型和联网搜索。
  • 这两款AI插件能极大提升Obsidian的效率和功能,使其在笔记记录、内容生成和知识管理方面更强大。
  • 文章强调了AI在笔记系统中的辅助作用,以及Obsidian作为本地化笔记软件的优势。

Full Content

现在是搭建个人笔记系统最好的时候。就像我在知识星球newtype里说的那样:

我们的大脑是不适合用来记东西的,而应该去做创造性的工作。现在有了大模型技术、有了AI,笔记系统一下实现质的飞跃——不管你是要查询还是生成,都超级方便。这才是名副其实的Second Brain、第二大脑。

我在上一期视频里分享了我个人的AI笔记系统。这整套系统就像一个漏斗,把我每天接触到的海量外部信息层层过滤、提炼,最终变成最凝练的笔记,内化成我自己的东西。

其中,笔记这个环节,我用的工具是Obsidian。这款软件在国外很有名,但是在国内还非常小众。之后我会结合我的使用经验,多出点视频介绍它。我非常确定,只要你上手之后,肯定就明白我为什么这么大力推荐它了。

本期视频,我先介绍两个Obsidian里的AI插件,很好用,也很重要。

OK,咱们不废话,从第一款插件开始。

Text Generator

Text Generator是我用得最频繁的插件。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就是Obsidian内置的ChatGPT。比如:

  • 一条笔记的内容太多了,我可以让它帮我总结、简化;
  • 基于选定的内容,我可以让它帮我头脑风暴,想更多点子;
  • 我还可以让它帮我拟文章大纲、起标题,或者根据笔记内容生成标签——省得我每次想半天,总怕漏打了哪个标签。

这些用法就跟你之前用ChatGPT一样。只不过,所有指令、Prompt都被做成模板了,不用你再去输入。如果你有特定需求的话,可以直接去脚本里修改,很容易。

要安装这个插件,来到【设置】里的【社区插件】,然后点击【浏览】,输入插件名称,最后下载和启用。

搞定之后,软件左边栏有一个【Text Generator: Templates Packages Manager】的按钮。打开之后,可以下载现成的模板。这些模板存储的位置就在你的Vault里,多了个textgenerator的文件夹。

在文件夹里,你可以挨个查看每一个模板的意思,都是非常简单的英文。

比如summarize这个。括号内的“context”就是上下文,也就是你选定的笔记内容。这一行的作用是告诉AI,你想对什么内容进行处理。下一行“prompt: summarize the content”就是字面的意思,让AI把上下文里的内容总结了。

在笔记里使用的话,按快捷键打开命令面板,输入“text”,在下拉列表里找到“Generate & Insert”这一项。在里边找到“Summarize”,然后点击执行。

等个几秒钟,我们会看到,AI确实总结完了,但是是英文的。这时我们只需要对模板做一点点修改,在Prompt里边加上“in Chinese”就完事了。

再执行一次,现在输出的结果就是中文的了。

你看,对现成模板的修改就是这么简单。甚至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,用同样的模板格式,去制作你自己的模板——这是我最最喜欢这款插件的地方。

如果你觉得刚才那些操作比较麻烦的话,还可以设置快捷键。这样一键就能打开“Generate & Insert”,然后选择你想使用的模板。

当然,你也可以不用任何模板,直接点击左边的“Generate”按钮,AI会顺着上下文的意思去自由发挥。

Copilot

我要推荐的第二个插件是Copilot。

Text Generator主要是通过模板、针对一条笔记发挥作用。如果我就是想自由问答呢?如果我想在所有笔记的基础上生成一点什么呢?Copilot的作用就在这里。

我一般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这款插件。

第一,对话 + 搜索。

我其实很烦,每次想用大模型的时候,都要再另外去开个网页,比如ChatGPT。我觉得但凡你是个生产力工具,就应该集成了大模型的能力。做笔记的时候也是这样。如果还要从Obsidian切到浏览器,那其实是对思路的干扰。

所以,Copilot能在软件右侧提供这样一个对话框就挺好的。我想用哪个大模型就直接切换。如果要联网简单搜点什么,就切到Open Router。它是一个大模型的集成平台。我通过它去使用Perplexity来搜索。

这样一来,我在Obsidian里就能完成该做的事儿,不需要别的软件辅助——这一点对我来说很重要。

第二,基于笔记做交互。

Copilot有一个特别贴心的功能,就是下边这个Send Note按钮。点击之后,就会把当前打开的笔记自动发送给AI,这样就省去了中间的环节,可以直接开始对话。

我每次写好脚本之后,都会把脚本发给AI,让它帮我生成个大纲。我通过大纲就能知道,这个脚本的逻辑是不是清晰的。如果AI总结的大纲有点混乱,那肯定是我的逻辑有问题,否则AI肯定能总结清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