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enGPTs
再见,GPTs
Key Takeaway
- OpenGPTs是LangChain推出的开源项目,旨在替代OpenAI的GPTs,提供更彻底的自定义能力。
- OpenGPTs支持更多模型(开源、闭源、云端、本地),可完全本地化运行,数据更安全,隐私性更强,费用更低。
- OpenGPTs高度定制化,代码开放,可随意修改,并能生成公开链接供团队共用。
- OpenGPTs功能模块包括Chatbot(模型选择、指令设置)、RAG(检索增强生成,支持文档检索)和Application(Chatbot+RAG+工具)。
- OpenGPTs提供了多种工具,如通用搜索和垂直搜索工具,弥补了ChatGPT工具的不足。
- OpenGPTs的真正潜力在于自定义和二次开发,为用户提供了极高的自由度。
Full Content
看完这期视频,你就不再需要ChatGPT了。因为你完全可以用OpenGPTs替代,而且能做得更好。
OpenGPTs是LangChain前段时间推出的开源项目。看起来跟OpenAI的GPTs一样,支持一定程度的自定义,比如可以上传文档作为知识库,可以添加文生图、联机搜索等工具。不过说实话,要让AI成为真正的智能助理,这种程度还远远不够。
OpenGPTs在自定义方面做得更彻底:
- 支持更多模型,不只是OpenAI的。开源的、闭源的,云端的、本地的,都可以。
- 可以完全本地化运行。不只是大模型跑在本地,知识库中的文档也是放在本地,所以数据更安全、隐私性更强,费用也更低。
- 高度定制化。代码完全开放,可以随意修改。可玩性非常高。我去年之所以做newtype项目,就是对ChatGPT不满意,想要更高的自由度。
- 全部改装完了,还可以生成公开链接。比如给到团队共用,这一点非常棒!
OpenGPTs的安装有点麻烦。想先体验再做决定的话,官方有现成的demo,我拿这个跟大家具体介绍一下。
OpenGPTs的功能模块就三个:Chatbot、Rag,以及Application。你别看只有三个,但它们仨涵盖了所有类型的GPT应用。
Chatbot很简单,就两个设定:
第一、选择大模型。
官方在demo里把当前主流的大模型都列上了:三巨头GPT、Claude、Gemini,以及来自欧洲的Mixtral。
如果你想用别的大模型,比如通过Ollama跑开源大模型,找到backend文件夹里的app文件夹,对llms.py做一点点修改就行。
第二、下达指令,也就是大家很熟悉的Prompt。通过这个设置,AI就会按照你要求的角色、人格和做事方式去运行。
比如,我们可以创建一个专门翻译科技文章的bot。
首先定义角色和任务:
你是一位精通简体中文的专业翻译,尤其擅长将专业学术论文翻译成浅显易懂的科普文章。我希望你能帮我将以下英文论文段落翻译成中文,风格与科普杂志的中文版相似。
然后定义规则:
- 翻译时要准确传达原文的事实和背景。
- 即使上意译也要保留原始段落格式,以及保留术语,例如 FLAC,JPEG 等。保留公司缩写,例如 Microsoft, Amazon 等。
- 同时要保留引用的论文,例如 [20] 这样的引用。
- 对于 Figure 和 Table,翻译的同时保留原有格式,例如:“Figure 1: ”翻译为“图 1: ”,“Table 1: ”翻译为:“表 1: ”。
- 全角括号换成半角括号,并在左括号前面加半角空格,右括号后面加半角空格。
- 输入格式为 Markdown 格式,输出格式也必须保留原始 Markdown 格式
- 以下是常见的 AI 相关术语词汇对应表:
- Transformer -> Transformer
- Token -> Token
- LLM/Large Language Model -> 大语言模型
- Generative AI -> 生成式 AI
最后定义策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