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ursor就是最强知识库应用,没有之一

Key Takeaway

  • Cursor作为编程软件,天生具备RAG能力,能对本地文件进行索引和处理,使其成为强大的知识库应用。
  • Cursor与Obsidian的本地化存储特性完美结合,用户可以通过Cursor直接操作和利用Obsidian的笔记文件。
  • 通过创建cursorrules文档,用户可以自定义Cursor的工作方式,例如优先检索本地文档、进行联网搜索,并调用特定的MCPs(如Markitdown用于PDF转换,Sequential Thinking用于复杂问题拆解)。
  • Cursor的Composer功能和聊天功能可以对笔记进行总结、提炼和扩写,充当Obsidian的“超级AI插件”。
  • 这种组合工作流能够兼顾本地知识和网络信息,提供逻辑性强的答案,极大提升知识管理和创作效率。

Full Content

最好用的知识库应用,就是Cursor,没有之一!

你们经常看我发的视频就知道,过去一年多,我用了太多太多知识工具。越用越发现:大道至简,用Cursor就可以了。

你想嘛,RAG能力Cursor本来就有。它是个编程软件。既然要编程,肯定得了解所有代码的情况。所以,当Cursor打开文件夹之后,就会对文件夹内的所有文档进行索引和哈希处理。像Markdown之类的文件,它会进行切块、嵌入向量。

所以,知识库应用该有的RAG能力,Cursor天生就有。不管是代码还是纯文本,它都能一样处理。而且,因为它要写代码,所以肯定要有创建文档、修改文档的能力。这就意味着,它可以帮我们直接写笔记、写文章,对吧?

这还没完。Cursor本身具备搜索能力。你不用特意添加什么工具,它就可以联网搜索,甚至直接打开一个网页。

最后,只要出现了最先进的模型,Cursor一定会第一时间支持。所以这20美元的订阅,我个人认为是非常非常划算的。当然,如果你不想用Cursor的模型,也可以填自己的API Key进去。

那么,我们该怎么用Cursor配合自己的文档进行工作呢?

我的经验是,一定要创建一个cursorrules文档。这个文档放在根目录下,用来告诉Cursor必须遵守哪些项目规则。我给你们演示一下。

你看,我在文档里规定了:

第一,回答之前都必须首先检索文件夹内的所有文档,看看有没有相关的内容可以作为上下文。

第二,光查了本地文档还不够,还得联网搜索,这样信息才齐全。

除了这两个基本要求,我还给Cursor配了两个MCP:

如果遇上PDF文档,就用Markitdown这个MCP做转化。不然Cursor就得写个Python脚本进行处理,就非常麻烦了。

如果问题有点复杂,那就用Sequential Thinking进行拆解、组织内容,这样逻辑性才强。

这两个MCP的用途和触发条件,我都给Cursor写明白了。

最后,我还附上了一个示例,包含每一步怎么处理,清清楚楚。AI绝对可以理解。

有了这一大套底层规则,Cursor就知道怎么跟我配合了。

比如我问它:如何在本地部署知识库?

首先,它花了几秒钟思考这个问题。因为我把Thinking选项打开了。

接着,它把文件夹内的文档检索了一遍。

然后,联网搜索,进一步补充信息。

最后,用Sequential Thinking对所有内容进行梳理,把逻辑整理清楚。

你看,使用这种方法,这样的流程跑下来,知识库里的内容和网上的内容都兼顾了,获得的答案逻辑性也很强。这个就是我说Cursor 最强知识库应用的原因。

我刚才演示的规则是我的需求。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做修改。其实你让Cursor帮你写也是可以的。

OK,以上就是本期内容。想交流AI,想成为超级个体,想找到志同道合的人,就来我们newtype社群。那咱们下期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