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笔记法
Key Takeaway
- AI正在改变学习和笔记方式,NotebookLM等工具改变了从文档获取知识的方式。
- Basic Memory项目旨在解决AI长期记忆问题,通过Markdown格式本地保存笔记,并用MCP连接AI,实现自然语言交互。
- 作者的AI笔记系统采用“漏斗结构”,由AI笔记库(Basic Memory创建和管理)和个人管理笔记库(Obsidian)组成。
- AI笔记库由AI自动创建文件夹和标签,作者只负责下达指令和筛选有价值笔记。
- 强调利用AI的智能和效率,将先进生产力引入个人体系,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。
Full Content
AI正在完全改变我们学习的方式。
比如,能联网搜索的Chatbot,以及更强大的Deep Research,改变了我们从互联网获取知识的方式。
一枝独秀的NotebookLM,改变了我们从文档里获取知识的方式。
现在,我们记录思考,或者说做笔记的方式也将发生改变。我给你们演示一下。
左边是Cursor,右边是Obsidian。我让它帮我记录这条笔记:
开源模型的价值体现在本地化的场景中。但是本地化场景里最重要的是数据和业务流改造,而不是模型。
接到请求后,Cursor调用了一个MCP,完成了笔记的创建。在右边可以看到,它根据笔记的意思,创建了一个文件夹,并且还给笔记打上对应的标签。
那既然它能记录笔记,当然也能完善笔记。比如当我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时,就可以这么做。
我跟Cursor说,帮我记录并完善这条笔记,关于如何提升AI产品性能。你看,它不仅把我想的东西补充完整了,还根据它自己的知识添加了两点。
我再演示一个很常见的场景。我们平时会遇到一些概念、观点之类的,觉得有价值,但是又不知道它们的确切意思。这个时候就可以让AI帮忙解释,然后记录下来。
比如,“数据中心是新的计算单元”,这个是老黄的观点。我让Cursor解释并且记录。
在这个时候,Cursor先调用了Sequential Thinking这个MCP,进行多步骤推理,确保解释的完整性。当它觉得逻辑完整了,就会开始记录。在右边的Obsidian里,咱们可以看到,它对这一句话做了很详细的拆解。
刚才这些只是非常简单的演示。在实际使用当中,我还加上了搜索的MCP,让AI的信息获取能力更强。而那个帮我记笔记的MCP,叫作Basic Memory,就是我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项目。
哈喽大家好,欢迎来到我的频道。谦虚地说啊,我是国内少数几个能把关于AI的Why和How讲明白的博主。我提供的东西比教程更值钱。记得点一波关注。如果想链接我,就来newtype社群。已经有超过1000位小伙伴付费加入啦!
回到今天的主题:Basic Memory。
这个项目主要是想解决AI长期记忆的问题。我们平时跟AI对话,很多东西聊完就过去了、丢掉了,挺可惜的。于是,Basic Memory的想法就是,用笔记的方式存下来。
第一,所有笔记都以Markdown的格式保存。这种格式,人类看得懂,AI也看得懂,再合适不过了。
第二,所有笔记都保存在本地,不用担心隐私泄露。而且有需要的话,可以用其它工具处理,比如Obsidian、Cursor。
第三,笔记仓库和AI之间,用MCP连接。AI可以自动创建笔记、读取笔记。而且由于是MCP,所以完全支持自然语言交互,你直接发号施令就可以。
我其实没想这么多,完全不care什么长期记忆之类的。我的需求很简单:当我跟AI聊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,或者我脑子里冒出什么新想法的时候,我希望AI能充当记录员、小秘书的角色,帮我记录、帮我补充。
要安装Basic Memory很简单,一共就两步,有手就行。
第一步,在终端里运行uv tool install basic-memory这行命令。
我来解释一下。这个uv是一个快速、轻量级的Python包管理工具。大家经常安装开源项目的话,肯定有用过pip,比如pip install、pip list等等命令。uv的好处是,速度更快,功能更全。比如包管理、虚拟环境、工具管理,它全都有,不用再装一堆其它工具了。
类似的还有npm,只不过它针对的是JavaScript,这个我就不多说了。
当我们通过刚才那行uv命令安装完毕之后,就可以进入第二步,把这几行贴到配置文件里。
这个uvx是刚才介绍的uv的一部分,属于子命令。用它可以运行Python包里的命令。而且它有一个好处,是可以自动创建一个临时的虚拟环境,很方便。
我是在Cursor里使用的,所以就在Cursor的MCP配置文件里,把这几行贴进去,然后保存。在MCP服务器列表里就可以看到这个项目了。
Basic Memory用起来很简单,就像最开始演示的那样。我重点谈谈我对它的定位和思路。
现在我会有两个笔记库:一个是原来的Obsidian Vault,完全由我亲手创建、亲手管理。另一个是新增的,由Basic Memory创建和管理的AI笔记库。
对于这个AI笔记库,我是完全放手,绝不干预。比如,里边的文件夹设置,每条笔记的标签,都交给AI去搞。我只做两件事:
第一,下达指令。有什么需要记录的,随时跟AI说。
第二,筛选笔记。AI笔记库承接了日常我跟AI对话中有价值、值得记录的内容。我会定期从里边筛选笔记,或者让AI帮我挑,然后放到由我管理的笔记仓库里。
这其实就是一个漏斗结构。AI笔记库是最上边那一层。我要发挥AI的智能、AI的效率,帮我先过一道。
这些是我目前的思路,供大家参考。今天AI发展非常快,不管是模型还是各种工具,都在飞速迭代。所以咱们一定要多动脑子,想想怎么把这些先进生产力引入到自己的体系中来。
你相信我:人和人之间的差距,就是这么拉开的。
OK,以上就是本期内容。想了解AI,想成为超级个体,想找到志同道合的人,就来我们newtype社群。那咱们下期见!